
「逆境前行者」木牛科技冀連營:向中國智造致敬
2020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對很多行業來說,都經歷了自創始以來最為暗淡的時刻。回顧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方面讓大量中小企業陷入危機;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線上線下業務的融合,催生了“宅經濟”,為中小企業帶來新機遇。如何化危為機,抓住數字化機遇?由華碩支持的“逆境前行者”系列訪談專題,尋找逆境前行的中小企業帶頭人,展現他們積極自救、攻克時艱、應對挑戰,實現更大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木牛科技CTO 冀連營
“木牛流馬就是智能機器的雛形。”木牛科技CTO冀連營娓娓道來公司名字的由來,“我們的公司以‘木牛’命名,公司的員工持股平臺以‘流馬’命名,表明了我們對于擁抱智能時代、向中國智造致敬的決心和信心。”
木牛科技總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雷達傳感和智能處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毫米波雷達技術創新及在無人系統、智能系統中的應用,已服務全球30多個國家的客戶及合作伙伴,涵蓋汽車、無人機、工業和交通安防、體育等領域,并在上海嘉定自主投資建成了全自動雷達生產基地。
冀連營表示:“我們確實比較看好這一輪智能化、無人化、數字化三化的大趨勢。”雖然遭遇2020年新冠疫情,木牛科技中美兩地業務都受到一定影響,但2020年公司營收仍有小幅增長。對于2021年的業績,他非常自信:“增幅肯定超過50%”
勢頭正猛的新造車給木牛科技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雷達在汽車上的市場非常確定,不太需要怎么教育,這個大趨勢、大浪潮已經滾動起來了,現在是大家搶奪這個增量市場的階段了。”冀連營總結。
技術大牛們的創業
冀連營有一份讓人羨慕的履歷: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傳感網絡應用與研究中心博士后,曾在中國科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研究機構從事嵌入式系統、人體感知技術、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研究。
2015年初,博士后留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任教的冀連營接到了遠在美國老同學的電話,要拉著他一起創業。他們是北京理工大學博士時期的同學,在雷達方面都擁有十多年的研究和項目經驗。
不過,沒過多久冀連營就下定了決心和同學一起創業。雖然在中科院任教,但當時他所在的實驗室的成果也完成了產業化及公司化,他一直擔任著技術總監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心里明白,和昔日同學一同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讓他們都非常興奮。
2015年5月,木牛科技在美國堪薩斯州成立,北京研發中心在7月份成立。自成立開始,木牛科技就和同行有著不一樣的發展線,公司核心創始團隊由在雷達系統、遙感技術、嵌入式系統和人工智能算法領域世界頂尖人才組成。
此外,木牛科技擁有美國和北京兩個研發中心,其中美國研發中心的員工主要以堪薩斯大學冰川遙感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為主,曾給 NASA (美國宇航局)研發多款全球領先的測繪雷達,每年承接 NASA 的項目上億美元。
“技術就是我們的根基。”
冀連營強調,和其他企業一樣,新冠肺炎疫情也給木牛科技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尤其2020年本是木牛科技所有產品推向客戶、在客戶端做測試演示的重要階段,疫情一發生,導致很多客戶端的推進計劃不得不延后。
科技賦能讓更多創業團隊和自由工作者更高效地進行創作,華碩破曉Pro15在這個疫情期間陪伴形形色色的創業者客服困難,披荊斬棘。
冀連營總結:“第一是技術,我們對自己十多年積累的的技術非常自信的;第二,是國際化的經營模式,我們從成立第一天起就是中美并行經營的模式,我們海外收入基本能占一半以上;第三,多樣化經營模式,我們并沒有完全賭在汽車雷達賽道里,我們進入的領域更長遠、更廣闊。”